在神农架的采集以叶蝉为重点类群。在连续数日的采集工作中,我发现若想提高采集效率,增加采集到的叶蝉种类和个体数量,需要一定的技巧。我将本次采集总结的经验、想法在此记述,并随时补充、更改,以提醒自己,方便后人。
思考
- 根据做叶蝉跳跃结构的师姐所述,以及前人文献记载,推断沫蝉跳跃能力强于叶蝉,而沫蝉若虫隐蔽生活,不具备跳跃能力。沫蝉多发现于草丛间,而叶蝉分布在草丛、灌木和树梢,飞虱多发现于树梢,因此考虑在头喙亚目中,跳跃能力或许与飞行能力互补,是两种不同的进化策略,对这两种策略的选择和演化或许是由食性驱动的。以上观察基于经验,没有数据和历史文献支撑,需要进一步查阅资料和事实证据。
- 同种叶蝉不同海拔貌似存在一点体型上的差异,不知道是偶然现象,还是观察偏差,还是误判,还是确有此事。需要记录好海拔信息,回去仔细测量。
工具
传统吸虫管需要用到嘴巴,在采集中无法添加乙醇或乙酸乙酯杀死叶蝉,大体型叶蝉在管中跳跃会踢坏其他标本。本次采集我试用自己改造的吸虫管,利用洗耳球提供压力,利用单向气阀控制气体流动方向,形成负压,提供吸力。
经过几天的使用,总体而言,吸力充足,效率与传统吸虫管相当,且可以随时用酒精杀死管中叶蝉。但仍然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:
- 在吸气口固定棉花吸收多余酒精,可能导致酒精被吸入洗耳球,造成酒精少量浪费和吸力短暂下降使昆虫逃逸,考虑在其他位置固定棉花,如进气口。
- 使用100ml离心管时直径略粗,长时间操作时会略吃力,50ml离心管相比之下使用起来更轻松,但在虫量很大时有可能堵住吸虫管,考虑每天准备两个50ml管,或进一步改造改造管体使吸虫工具和存储工具分离(吸虫管中不能有积液,采集过程中叶蝉会腐烂或干燥导致变脆易损,采集、存储相分离可以避免该问题)。
- 吸管直径略细,部分叶蝉头宽大于吸管内径,无法被吸入,如果增大吸管内径,可能导致吸力下降。而在实际使用中,吸虫管的吸力并不是采集叶蝉的主要动力,而是提供一个气流让叶蝉跳跃,叶蝉跳跃时的动力已经足够使叶蝉进入吸虫管,具体数值待测。
- 金属吸管不透明,如果有虫卡在管中不及时发现,会造成堵塞或昆虫逃逸,而玻璃吸管易碎,应考虑用强度高的玻璃或透明的复合材质。
- 导气管应考虑使用更硬的材质及弯头导管,否则气道会因形变堵塞。
- 软胶塞应考虑外包围固定或直筒型,倒台型软塞会夹住虫体导致标本破损。
- 如果有条件应考虑固定吸虫管与洗耳球相对位置,或加入人体工程学因素,使其更容易抓握和用力。
捕虫网需短小结实最长两米,网圈直径不超过40,直径太大伸不进树枝里。
扫网
扫网是叶蝉采集的最关键步骤,其中路线选择和时间分配是影响采集效率的最主要因素。
- 叶蝉聚集分布于寄主上,受惊会跳跃到其他位置。根据这一习性和日前采集经验可知,采集路线应选为人迹稀少的林下小道,车辆较少且两侧有丰富植被的道路,干涸的河道,以及田间小路等。
- 在行进路程中,应采用广泛观察,重点收集的策略。依据不同的环境,整个行进路线会被分为不同的区块。对每个区块内的不同寄主进行简单快速的扫网,观察网内情况,估计附近叶蝉分布。根据个体数量、种类情况判断是否在该区域进行详细、大范围的采集。
- 每次仔细扫网、收网约需要耗时15分钟,每次简单扫网、估计情况约耗时2分钟。根据日前统计,根据采集情况不同,我每天可以约详细扫网25-35次,总扫网次数在45-50次,保证扫网次数可以控制好扫网和赶路二者的时间分配,避免出现采集只赶路不采虫的情况发生。
- 若昆虫种类丰富,数量繁多,则扫网次数多,赶路时间少,行进路程短,对下一区域期望高,因此在估计情况时应更倾向于放弃扫网,增加行进路程;若昆虫种类数量少,对下一区域昆虫分布期望低,则应在一段时间的赶路后,在某一相对丰富区域持续扫网。
- 总体而言,草丛中物种和个体数量均大于灌木和树梢,但草丛中种类与灌木、树梢中不同,因此对草丛、灌木、树梢均要观察采集,以进一步估计情况。
- 在蒿草丛,若沫蝉丰富度极高,则叶蝉种类较少,应酌情放弃该区域的采集。
- 叶蝉跳跃前需要有准备动作,其白天多于叶背休息,因此受到惊吓时倾向于向下掉落。根据这一特点,扫网时应从下向上,左右交替挥网。
灯诱
- 叶蝉远距离飞行能力弱,在灯诱时主要吸引周边近距离植被上的叶蝉。同时,叶蝉是相对弱小的类群,当灯诱布上昆虫密集时,叶蝉会受惊逃跑。因此,应在天黑前半小时架灯,此时灯光吸引能力较弱,飞蛾、金龟等大体积昆虫不会上灯,叶蝉会集中上灯而不会被惊扰。天黑后半小时,其他昆虫上灯,叶蝉陆续逃逸到附近草丛,采集完布上叶蝉可在周边扫网,到十二点左右布上昆虫不再活跃,叶蝉会再次上灯,可以再次在布上采集。
- 气温15度以上时,叶蝉才具备上灯的活动能力,若低于15度应以扫网为主。